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

上帝的神性──「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」


當我們禱告時,耶穌告訴我們:「我們在天上的父: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」(路加福音112節)

希伯來人是個很看重名字的民族。父母為兒女取名字的時候,並不是考慮這個名字的縮寫能夠在行李牌上顯得好看;當然更不會為紀念他們的希達阿姨或哈瑞叔叔而取名。父母為兒女命名的時候,都是希望這個名字能成為兒女生命的特質,能夠人如其名。

早期美國清教徒也是這樣,他們為女兒取名為沉默、慈善、希望、愛和耐心。他們希望在孩子長大後會具備這樣的品格。我們可以看到在新約裡的人物中,也有這種情形。當面臨危機時,或是一個人的性情、品格或外貌改變時,這個人的名字經常也跟著改變。

當彼得最初被耶穌選召時,他的名字叫「西門」。西門是一個搖擺、不可靠,如沙一般、沒有穩固基礎的意思。後來,耶穌改稱他為「彼得」,彼得這兩字是「磐石」的意思。在耶穌為彼得改了名字之後,彼得花了好一段時間才表現出與名字相稱的言行,從浮動的沙粒變成堅實的磐石。

當波蘭樞機主教成為教宗時,我們又看到另一個改名字的例子。因為他希望能效法前任教宗們的美德,所以他將名字改成和約翰二十三世、保祿六世、約翰保祿一世一樣的約翰保祿二世。他選擇名字來表示他想要成為那種人。

在詩篇910節:「認識你名的人要倚靠你。」這話並非表示,任何人只要會「唸」上帝的名字,就會信靠上帝。而是表示,能夠認識上帝的神性以及上帝權柄的人,才會信靠上帝。

因此,當我們禱告「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」時,我們應看重的是上帝的神性,以及上帝本身;當我們說「尊你的名為聖」時,「為聖」這兩個字的意思是「潔淨的」、「分別的」、「十分獨特的」;它的反面意思則是「污穢的」、「羞辱的」、「玷污名譽的」,當我們說「願你的名為聖」時,我們是禱告希望上帝可以成為我們的上帝,唯有當上帝在我們的禱告中被分別出來時,我們才能完全地表明我們對上帝的敬畏與尊崇。

有時我們的禱告常出現一種極端扭曲的狀態。因為我們禱告時常把上帝當成是聾子,因為我們常以為要用吼叫的聲音,上帝才聽得見;而且又反反覆覆地解釋想使上帝明白,好像上帝很無知;還不斷地誘使上帝回應我們的禱告,好像上帝是個硬心腸的上帝。我們這種不正確的禱告方式,正顯示出我們對上帝的認識不夠。

有些時候,我們的禱告則顯示出我們把地上的名聲看得比上帝的名聲還重要。我們很可能會敬畏國王、教授、我們所愛的人、朋友或政府官員,而不是在天上的上帝。我們很可能懼怕另一個地上的受造物勝過敬畏尊崇我們禱告的上帝。

主耶穌給我們主禱文的禱告模式,可說是我們所有禱告的一切。不管禱告是長、是短,我們所禱告的絕不會脫離這句話所涵蓋的。我們常向上帝求能夠提升我們的敬拜及靈命的成長,但是我們可以在這句禱告中看出:它並非針對個人的成聖而禱告。靈命成長的第一步並不是先祈求內在的感受或改變,而是讓上帝能實實在在成為我們生命的主!屬靈生命的焦點不是經驗,而是上帝。

福音的精髓是使全地的人願意讓上帝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主。
我們務要聖潔,就像上帝是聖潔的一樣。當我們決定要讓上帝在我們生命中完全作主──不管是個人、家庭、工作或休閒──我們屬靈的生命也由此開始,同時也讓上帝使我們能分別為聖而榮耀祂。


定睛專注於上帝的想法,不僅適用於個人的內心,也當用在為他人禱告時。我們不只求上帝使人脫離罪的綑綁,更要求人們能夠進一步地認識上帝。傳福音的終極目標不只是使人歸向主,並且要讓那些羞辱上帝名字的人能夠真正認識到上帝是誰──祂是一位聖潔、恩惠而公義的上帝。唯有這樣了解之後,他們才會尊崇主的名。這才是福音的精髓──使全地的人願意讓上帝成為他們生命中的救主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