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

進入當下

隨著無時間性的向度(dimension)而來的,是一份截然不同的知曉

這份知曉不會扼殺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的靈性,不會摧毀生命的神聖與神祕,反而對眾生都有一份深沉的愛和敬意。

但心智對這份知曉渾然不覺

學會破除否定和抗拒當下時刻的舊模式。當注意力不需要放在過去和未來時,練習將它收回來。在每日生活之中,盡可能跨出時間的向度

如果你覺得直接進入當下很困難,可以先去觀察心智習慣逃離當下的傾向。你會觀察到,心智通常把未來想像成比當下更好或更差。如果那個想像中的未來是更好的,它會帶給你希望或愉悅的期待;如果更差,則創造了焦慮。但這兩者都是幻相

經由自我觀察,更多的臨在就會自動注入你的生命之中。當你發現自己沒有臨在的那一刻,你就臨在了。只要能夠觀察心智,就不會陷入其中,另外一個不屬於心智的元素就會翩然來到,那就是:觀察者的臨在

以心智的觀察者臨在-觀察你的思想、情緒,以及你在不同狀況下的反應。你對自己的反應,至少要像你對激起你反應的情境或人那樣關注。

同時要覺察到,你的注意力有多常停駐在過去或未來。然後,不要批判或分析你觀察到的,就只是看著你的思想、感受你的情緒、觀察你的反應,而不要把它們變成個人問題。

這樣一來,你就會感受到比你觀察到的那些更強而有力的某種東西-那個在你心智之後、寧靜的觀察者臨在~靜默的觀察者~

當某些特定狀況觸動了比較強烈的情緒負荷時,高度的臨在是非常需要的。

特定的狀況可能是:當你的自我形象受到威脅、生活中出現了一個觸發你恐懼的挑戰、事情出了差錯,或是過去某個情結被挑起了。

在這些狀況中,你會傾向變成-無意識-,然後反應或情緒會接管你-你變成了它。

你會把反應或情緒表現出來,你會辯護、控訴、攻擊、防衛,但它並不是你,而只是一個反應模式,是處於慣性求生狀態中的心智

與心智認同就賦予它更多能量,觀察心智則可以將能量收回來;認同心智會創造更多時間,觀察心智則會開啟無時間性的向度,而從心智當中收回的能量就會轉化為臨在。

一旦你能夠感受到臨在究竟是什麼,就能在實際生活上不需要時間的時候,輕易地選擇從時間的向度中跨出來,而更深切地進入當下。

當你為了實際用途而需要用到時間~過去或未來~,這麼做並不會妨礙你運用它們的能力。

它也不會減弱你使用心智的能力,事實上,這個能力還因此變強了。

當你真的在使用心智時,它會更加清晰、更加聚焦。

開悟的人關注的焦點始終是當下,時間對他們來說是在~外圈~,就像我們的眼睛聚焦在一件物體上的時候,還能看到周邊的景物。換句話說,他們繼續使用鐘錶時間,但能從心理時間當中解脫出來。

第三章 進入當下
修練當下的力量
艾克哈特‧托勒Eckhart Tolle

沒有留言: